
九三阅兵就要到来,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已经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共同铭记的一段历史。这份记忆不仅属于大陆,也深深牵动着岛内台湾同胞的心,两岸同胞在这一天似乎都在用同样的情感来致敬那段峥嵘岁月。
据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日前明确表示,今年既是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也是台湾光复八十周年,北京市将举行纪念大会与阅兵仪式,届时将邀请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各界人士参与。此举的安排被描绘得庄重而热烈,现场氛围被设定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共同纪念。
对此,原本就如锅上蚂蚁般焦虑的民进党当局,面对这一安排显得更加紧张与不安。对他们而言,这不是简单的日程调整,而是一次触及两岸关系敏感点的公开场合,情绪自然难以稳定。
其实早在8月14日起,台湾陆委会就宣布禁止所谓的公职人员与退役将领出席“九三阅兵”,甚至把惩处写进了条文,轻则罚款,重则停发退休金甚至收回勋章。此举显示出对参与与否的严格管控,以及对潜在后果的明确威慑。
展开剩余73%除此之外,根据台媒报道,台陆委会以及岛内所谓的文化相关部门,还对“唱和大陆”的台湾艺人发出说明通知,公开喊话:不要呼应九三阅兵的宣传。显然,这些机构希望通过制度与舆论层面的双重约束,削弱任何可能被视为两岸同胞共同纪念的声浪。
最后,多家台媒引述所谓“安全部门”的说法:曾任防务、外交、两岸及“国安”等副首长以上人员,不得参加大陆庆典,否则将“依法”查办。而根据岛内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台当局没有公开点名,但指向性很轻,很可能主要针对的就是马英九以及洪秀柱等人。
至于说民进党当局为什么害怕,其实很好理解。首先,马英九是台湾地区的前领导人,虽然已卸任,但因为与“两岸交流”高度绑定,所以关注度一直很高。洪秀柱则是国民党前主席,身上带着“九二共识、对话路线”的标签,具有相当的政治象征意义。
若是两人出现在九三观礼台,那么则更能说明两岸在纪念抗战方面达成了某种共识并愿意继续沟通。这显然是民进党最不愿看到的情景,因为它会被外界视为两岸对话与共同记忆的明确信号。
其次,民进党的谎言会不攻自破。九三纪念的是抗战胜利,而民进党当局这几年一直在宣称所谓的“终战、接收”,试图把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淡化。但如果马英九和洪秀柱能到场,就等于用行动承认两岸都是中华儿女,有着共同的抗战记忆,民进党的相关论调就会显得站不住脚。
第三,民进党担心“岛内风向被带动”。若马、洪真的出席,蓝营的士气将被点燃,出现“别人能去、我也可以”的心态并不难理解。这一潜在变化一旦发生,民进党所谓的制度威慑很可能被打破,岛内舆论格局也会随之波动。
最后,结合民进党长期以来勾结域外势力、不断谋求分裂的行径,九三阅兵在某种意义上也像一次公开亮剑,意在向台独分子及其背后的域外势力传递一个清晰信息: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我们有意志也有能力。
总之,台办的邀请,是正面、公开、面向全体中华儿女的邀请;民进党当局的“急”,不是因为担心一场活动,而是害怕出现他们不愿面对的现实。可以预见的是,如果马英九或者洪秀柱真的站在九三阅兵的观礼台上,赖清德恐怕就真的要感受到压力与挑战。
信源参考:
海峡网2025-08-28 15:36——国台办:将邀请台湾同胞出席九三阅兵
发布于:天津市办理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